茅台,我国大曲酱香型老酒的鼻祖,很受酒友的喜爱,酱香突出、幽雅细腻、酒体醇厚、回味悠长、空杯留香持久是其显著特点。除了这些特点外,属于酱香型白酒的茅台老酒还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是微黄透明。茅台前董事长季克良也曾经说过,“我长期与李兴发师傅在一起劳动,茅台酒酱香的‘色素’很重要。”经研究发现,酱香酒之所以呈现微黄色,是与联酮类化合物有关。酱香型白酒中联酮类化合物含量较高,其主要来源于酿造和储存环节,尤其是白酒储存过程中,酒体内部发生着缓慢而复杂的化学变化使联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增加,因此酱香型白酒的储存时间越长,酒色越黄。但这种黄色不是无休无止加深的,随储存时间的推移,此变化到一定的酒精度数后会逐步缓慢下来,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。
酱香型白酒的风格特点源于其“四高(高温制曲、高温堆积、高温发醇、高温流酒)两长”的独特酸造技艺。而联酮类化合物初始来源主要是“四高”工艺中的高温制曲。从生化反应的角度分析,高温大曲生产过程中发生了美拉德反应,从而生成联酮类化合物,使酱香型白酒带有晶莹剔透的微黄色泽;同时还可以赋予酱香型白酒突出的酱香、幽雅的芳香和舒适的烘焙香,起到了丰富酱香型白酒酒体风味的作用。
酱香型酒的酿造需经“两次投粮、九次蒸煮、八次发酵、七次取酒”。其中下沙至二次酒生产时高温大曲使用量较少,因此一、二次酒的色泽基本为“无色透明”。直到三至七次后,酒的色泽方变为“微黄透明”,酒体的酱香、芳香、醇厚感明显提升,具有较典型的酱香风格。原酒再经多年储存、盘勾勾兑、精心调味,这才使成品酱酒酒体具备“微黄透明、酱香突出、幽雅细腻、酒体醇厚、回味悠长、空杯留香持久”的独特风格。因此,酱香型白酒回收,尤其是茅台,酒体本身就容易发黄。
俗话说:“就越陈越香。”然只有靠酿造、绝无任何添加剂的酱香白酒是越陈越香,例如茅台酒。日本人曾经动用气象色谱仪对陈年老茅台酒进行分析,竟惊奇的发现其中含 230 余种香气成分, 2/3 至今仍无法辨别属于何种物质。
相比较而言,一般白酒随着时间的推移,添加成分会逐渐挥发,相应,香气与价值也就会逐渐降低。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我们打开一瓶上了年头的一些白酒,会有敞气、不够味儿的感觉的缘故。
茅台酒能够名副其实,真正做到越老越好、越陈越香,归根到底,恰恰就在于其在所有的白酒中,是不添加任何易挥发的香味成分、全靠自然发酵的产品。
众所周知,白酒一般没有保质期。酒在存放过程中,会产生多种酯类物质,便是俗称的“醇化”的过程。不同香型的白酒都有各自的主体香,比如浓香型白酒主体香味成分是己酸乙酯,而清香型白酒的则是乙酸乙酯,当然还包含乳酸乙酯等等,它们都是经过微生物发酵形成的。
相比之下,用酒精兑制的新工艺白酒成分就简略多了。虽然食用酒精是用玉米、薯干等淀粉类物质液态发酵而成,可是引进的菌种比较单一,除了酒精,其他的酯、醛等物质很少,并且还会被当成杂质除去。用来勾调白酒的香精,多是化学合成,主要是酯类、酸类、醇类及羰基化合物类。用色谱分析后,就缺酯加酯,缺酸加酸。这种酒不宜久藏,不然酒质会变得苦涩腻味。